壹、家庭環境背景
珍.奧斯汀也許終其一生也未曾想像其作品受歡迎的程度會使她成為極具指標意義
的劃時代作家之一。身為奧斯汀家的第七個小孩,珍和她唯一的姊姊卡珊卓拉與其
他兄弟們一般,從小就受到其父喬治.奧斯汀牧師與其母卡珊卓拉.李女士積極鼓
勵文學閱讀、書寫創作。牛津大學畢業的父親致力於培養孩子們的智能發展及人文
素養,儘管傳道工作微薄收入未能使奧斯汀家過著豐裕的生活,虔誠的奧斯汀夫婦
在女方來自上流社會家族的協助、影響中,也得以讓奧斯汀家的孩子們在良好的環
境中學習成長。小名珍妮的珍.奧斯汀上有六名兄姊,分別是:成年後繼父親衣缽
成為牧師的長兄詹姆士、因生患殘疾而自小交付寄養家庭卻也鮮少與奧斯汀家有交
集的的二哥小喬治、受奧斯汀家的贊助施主湯瑪士二世收養的三哥愛德華、性好冒
險後歸於平靜的傳道生活的四哥亨利、排行第五的姊姊卡珊卓拉比珍年長兩歲,她
與珍相伴一生、六哥法藍西斯志願從軍,十二歲便離家加入海軍,他與奧斯汀的唯
一弟弟查爾斯一同在西印度群島服役,他們榮耀返鄉時已成年,並且照顧奧斯汀家
姊妹及年老的母親。
貳、封閉的交遊圈
A. 閨中密友
珍.奧斯汀與其姊卡珊卓拉就如她知名的作品《傲慢與偏見》書中的班奈家姊妹依
莉莎白與珍一般有著深厚感情,一生都未婚並守著家庭、看顧彼此。她們的牧師父
親不僅鼓勵她們發展興趣,並且讓她們與奧斯汀家兄弟一樣接受良好教育。一七八
三年兩姊妹與其表姊珍.古柏在牛津接受布萊森諾斯學院院長遺孀-柯禮太太的教
導。不幸的是,奧斯汀姊妹後因感染斑疹傷寒,奧斯汀太太與古柏太太接到珍.古
柏的來信隨即將表姊妹三人帶回家。病癒之後奧斯汀姊妹在柏克夏的都河內太太指
導的住宿學校就讀,但一年之後姊妹倆因為奧斯汀家無法負擔昂貴的學費而返家,
卡珊卓拉與珍也因而從此便在家開始自學的日子。卡珊卓拉的安定性格和堅定的信
念伴隨珍渡過生命中的大半歲月,身為姊姊的她也在未婚夫湯姆.福爾牧師在西印
度群島病逝之後,漸漸遠離社交圈進入半退隱的狀態。
除了卡珊卓拉之外,珍也與她的表姊依莉莎白十分要好,依莉莎白第一任法國丈夫
菲列德伯爵被處死之後回到英國,她爾後與珍的四哥亨利成婚。珍.奧斯汀在家庭
圈以外的親密友人包括奧斯汀家的鄰居-樂福依夫人、瑪莎與瑪莉.洛伊姊妹以及
依莉莎白、凱蒂與愛莉西亞.畢格姊妹。飽讀詩書且宅心仁厚的樂福依夫人與其夫
婿牧師來自於較為富裕的環境,她平常在教區裡教導貧戶人家的孩子,也是珍的忠
實讀者,並鼓勵其發展她的寫作長才。瑪莎與瑪莉兩姊妹住在奧斯汀家的鄰近地區
,雖然兩人年歲略長於珍與卡珊卓拉,在她們搬離教區之前,一直與奧斯汀姊妹保
持真摯親密的友誼。在洛伊姊妹搬家以後,畢格姊妹們遷入教區,從此這幾個年紀
相仿又未婚的女孩成為好友,經常性的往來拜訪彼此。
B. 傳聞中的羅曼史
珍.奧斯汀也許一生過著平淡的生活,交遊對象也多是家族成員,但對照她的經歷
、家庭背景以及交友圈和她極具戲劇張力的小說,不難看出她的故事題材往往來自
於不平凡的敏銳觀察力和易感的心。這位才華洋溢的作者在屆成年之際的確曾經被
正式介紹融入當地的社交生活,並曾經流傳過幾段未竟的戀情。一七九五年,樂福
依牧師夫婦的侄兒湯姆.樂福依來訪,這位年輕英俊的英國著名三一學院的畢業生
在造訪教區期間,與珍一同參加幾場舞會,並且對彼此都有十分深刻的印象。然而
,樂福依夫人擔心,一旦這段戀情形成氣候,以奧斯汀家的經濟窘境和侄兒湯姆的
求學與家庭境況,在在顯示若珍與湯姆成婚,未來的生活可能十分困苦。因此,兩
個月之後,樂福依夫婦便催促湯姆前往倫敦繼續他的法學院學業。自此之後,珍再
沒有湯姆的消息,她也在傷心之餘,逐漸內斂自己的感情。
奧斯汀姊妹與畢格-偉勒家姊妹熟識之後,也因此認識了畢格姊妹的兄弟-哈理斯.
畢格偉勒。一八○二年夏天,奧斯汀姊妹遠遊渡假,在返家途中,她們應邀留在位
於蔓尼當的畢格家作客。珍一度接受哈理斯的求婚,卻又在隔天反悔後,旋即與姊
姊卡珊卓拉返家。
儘管關於珍.奧斯汀的情史眾說紛紜,所有的證據、真相都在珍過世後,卡珊卓拉
燒毀珍的私人祕密信件之中成為永遠的謎團。也有傳言說珍曾經有過門當戶對的對
象,可能是軍人、可能是牧師,但在這不知名年輕男子英年早逝之際,珍傷心欲絕
從此不婚,將所有的悲傷與失落付諸文字。也因此,有學者將她筆下的女主人翁在
戀愛中經歷的悲喜認為是珍.奧斯汀親身經驗的寫照。
參、寫作生涯與出版經歷
在十九世紀初,普世價值認為:為人妻和為人母為當代女人的必須經歷。儘管出身
中產階級的女人有更多資源、經濟來源,也被社會允許追求知識學問,一切的學習
卻仍以培養稱職的妻子和母親兩種角色為前提。來自年輕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孩們
學習琴棋書畫舞蹈,為的是學習最重要的課題:如何培養自己成為婚姻市場上的出
色待嫁娘,而珍.奧斯汀也不例外,只不過她更執著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長才
,在散文、小說創作之中得到情感的抒發。
十一歲的時候,珍便開始認真的寫作,首篇作品《朱凡妮莉雅》( Juvenilia )在一
七九三年完成。她接著開始寫一篇短篇小說《蘇珊夫人》( Lady Suzan )並且構思
《愛莉諾與瑪莉安》( Elinor and Marianne )。後者在一七九七年的時候完成,更
名為《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
有學者認為,她在一八一一年完成的《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 ),後更名為
《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是她與湯姆.樂福依的戀情告終並且因為在
樂福依家為她舉辦的舞會中被冷落而顯得落寞孤單的場景重現。雖然這部著作在奧斯
汀牧師的奔走欲出版的努力之中終究未果,珍與其父親並不因此而喪志。
一七八九年,珍開始構圖《蘇珊》一書( Susan ),兩年後她完成並將其更名為
《 諾桑覺修道院》( Northanger Abbey )。此部小說在一八○三年賣出版權給克洛
斯比,不過他並未依約出版。之後一年,珍開始另一本小說《華森家》( Watsons )
,不過她並未完成這部作品。在一八一一年,經歷數次出版挫折,她的《理性與感性》
終於出版。珍大受鼓舞並開始重新修訂《傲慢與偏見》,並在一八一三年時,順利出版
該書。同年,她的《曼斯菲爾莊園》也獲出版通知,但努力不懈的珍.奧斯汀並未因此
而停下腳步,她開始著手佈局下一本小說《愛瑪》( Emma )與《勸服》( Persuasion )
。一八一五年冬天,《愛瑪》出版,這時珍的病情每下愈況,但她仍舊忍著病痛完成
《勸服》一書。一八一七年夏天,珍.奧斯汀留下另一部未完成的小說與世長辭,享年
四十六歲。
肆、作品風格及文學批評
閱讀珍.奧斯汀的作品,讀者可以窺見她敏銳的觀察力與細膩的刻畫每個角色人物、安排
故事場景。她的小說主人翁及中心人物多為女性,由各個女主人翁本身或周遭的人物所談
論的話題、日常瑣碎的對話以及繁複的家務事描述,讀者可以見識珍奧斯汀當代的歷史背
景,而機智的對話和大量出現的反諷法出現在看似小格局的家庭生活也正是她最擅長描寫
的題材與方法。
珍奧斯汀的作品其實並不只是描寫中產階級社會,仔細閱讀她的小說敘述以及故事背景,
字裡行間透露出的還包括十九世紀的某些社會政經發展的闡述,其中還包括中下階級貧困
家庭生活的窘境。一如《傲慢與偏見》中顯示珍奧斯汀當代英國仍實行的不人道鞭刑,當
時英國論壇出現鞭刑廢行的辯論,在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一書中可窺見一二;又如
《曼斯菲爾莊園》中,主人翁芬妮的貧困家庭與湯瑪斯爵爺的富裕莊園形成強烈對比。此
書另外觸及奴隸制度與黑奴交易,刻畫莊園內上流社會中發生的醜陋寫實的道德淪喪寫實
現象。在珍奧斯汀所出版的六部小說之中,由她對於社會貧弱族群的小規模描述,讀者能
夠對十九世紀的社會變動、社會階級、貧富差異的景況略知一二。
儘管出版著作的女作家往往被撻罰認為是女性不適當的行徑,甚或者被社會以奇異敵視的眼
光對待,珍奧斯汀為她的作品、她的年代發聲,為她的創作而努力,突破種種在文藝界女性
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與侷限。她曾經寫信給出版商與雜誌社反應她的心聲,也在屢屢受挫之後
,不氣餒地繼續創作出精彩的經典之作。直至今日,她的作品在現代人的娛樂生活中在在成
為題材被多次搬上螢幕,這也是她在文學造就出來的鮮明人物、場景一直到現在或以後還會
持續令讀者津津樂道的經典文藝創作。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XS0hlgGVHkfni0ggOwg7PMHn/article?mid=323&prev=328&next=322
留言列表